David Chu
街頭吸睛者 - YAMAHA MT-15

回顧兩年前,當台鈴工業(SUZUKI)引進GSX-R/S 150車款後,在臺灣車市沉寂已久的輕檔車市場再次掀起熱潮,各家廠商開始紛紛推出對應車款,意圖搶占市場大餅。而這類型的輕檔車,主要分為仿賽車以及街車兩種車款,前者具有運動化的外型及騎乘姿勢、後者的騎乘體驗較為挺直而舒適,各有其愛好者擁護。


除了上述的SUZUKI GSX車系外,在台灣同樣備受歡迎的YAMAHA也有貿易商引進了該品牌輕檔車─YZF-R15仿賽車以及MT-15街車,分別承襲了R-DNA以及MT家族的鮮明特色,也是許多年輕購車族群的首選車款;而今天要介紹的車款─MT-125,是MT-15於歐洲販售的版本,自2014年發表以來,在當地一樣備受摩托車新手以及年輕族群喜愛。如今原廠推出改款,其特色在於承襲MT家族的外型、更優異的動力表現以及改良的騎乘幾何,相信這部車可以更受其目標族群歡迎。

首先在動力部分,MT-125採用與新款R-125一樣的水冷單缸四汽門、單凸輪軸引擎,也因此搭新增了VVA可變汽門技術;當引擎轉速拉至7,400轉時便會觸發VVA,讓車輛在高轉速時大幅提升動力。引擎最大馬力為14.8匹制動馬力、較上一代小幅增加0.1匹,於9,000轉時達到,紅線區為11,000轉。此外,多虧最後兩個檔位的齒比較密,新車款的中速域亦有所提升,在跟上車流時的再加速相當實用,加上離合器拉桿的操作較為輕鬆、以及更平順的變速箱換檔,更進一步提升車輛的騎乘感受。

有趣的是,其LCD液晶顯示儀表上多了一個VVA指示燈,當VVA啟動時便會亮起燈號告知騎士,當今天在蜿蜒的道路上騎乘時,更能讓騎士全心投入、享受快感。此外,新車款也搭載了滑動式離合器,讓離合器的操作較不費力,對於尚不熟悉打檔車的新手來說相當友善,在低速時的操作也會變得輕鬆、相信在都會車陣間穿梭會相當實用。

在懸吊方面,MT-125搭配了米其林Pilot Street配胎,讓這部車在街道間的彎道上表現輕鬆愉快,而在面對鋪裝較差的路面上,依舊不失其舒適性;懸吊系統部分採用41mm KYB製前叉、搭配預載可調式後避震,車架則為YAMAHA遠近馳名的DELTABOX鐵製車架、佐以源自YZF-R125上的鋁製後搖臂,與上一代相比較短、但更寬也更結實,也近一步縮短軸距使得車身更靈活;而副車架也與上一代相比較短,加上140胎寬的後輪,讓騎乘感受更加投入,變換車道時也更加靈敏,也使新手駕駛操作起來壓力較小。

龍頭寬度從上一代的680mm躍升至741mm,而多虧了全新設計的座椅、懸吊設定以及加寬的油箱(容量較上一代減少1.5公升),龍頭與騎士的距離縮短了一些。唯一較為遺憾的是坐墊乘坐起來偏硬、加上經由把手傳上來的引擎震動讓舒適性稍稍打了折扣,其騎乘姿勢對於身材較高的騎士來說,長途騎乘下來會比較疲累一點。

而在妥善率上,承襲了日系車廠的高耐用度、低故障率美名,基本上只需要按原廠規定定時保養,不須擔心車輛機件故障;惟如果是要購入二手車時,因此車款目標族群大多為新手以及年輕族群,所以須注意是否曾有過重大事故,才不會日後毛病困擾。

配備方面,雖然身為MT家族的入門車款,但MT-125的配備可是一點都不馬虎,包含家族化特徵的LED頭燈、易於判讀的LCD液晶顯示儀表,與自家大師兄相比可是一點也不遜色。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客製化,國外還提供了『Sport Pack運動化套件』,包含油箱貼、燻黑風鏡、引擎防護蓋、LED方向燈以及車尾套件,甚至還包含Akrapovic蠍子排氣管,讓你的愛車與眾不同。

Source: M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