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摩托車族必備10大好物,你帶齊了嗎?
電影《少林足球》告訴我們,身為一個汽車維修員,身上有一隻板手是很正常的;那身為一個愛騎車的兩輪族,帶些工具出門想必也不過分吧?(笑)
乍聽之下,出門騎車帶工具似乎顯得笨重又不方便,但適當準備不但可以讓你的旅程更安全,萬一碰上緊急狀況,還能夠利用它們化險為夷、繼續享受旅程,不必打電話叫人來救援壞了興子。現今摩托車可以加裝油箱包,不但外型輕巧,還可以放置這些實用小工具;而速克達也可以把工具放在車廂或是後箱,也是十分愜意。
今天我們將分享給各位出門在外,一定要必備的十大工具,讓你出門騎車更輕鬆愉快。

行動電源
OK,先姑且不提可以插的店…咳…電源笑話,現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,這些萬把元的吃電怪獸常常會搞得人神經緊繃,特別是長途旅行時開著衛星導航,如果遇到電力不足可真叫人心慌;因此,出門在外建議可以帶一顆行動電源,快要沒電時就接上,確保手機電力充足。如果你本身有較大的電力需求,諸如行車紀錄器、車用衛星導航等,可以額外加裝車用USB插座,讓電力不虞匱乏。

補胎包
俗話說得好:「車在江湖跑,哪有不挨刀」,大家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輪胎破洞漏氣,但常常礙於沒有適當工具,一個小破洞就毀了整趟旅程,實在得不償失。市面上有不少補胎包可以選購,加上小型攜帶式打氣機,不但不佔空間,平常只需稍加練習,遇上漏氣時就可輕鬆排除狀況,讓你的旅程繼續。

多合一工具組
雖說出門在外,帶點工具總是有備無患,但塞太多工具總是很佔空間;這時候多功能工具組就可以派上用場了。像這樣的工具組包括了小刀、鉗子、剪線鉗、螺絲起子等各式工具,平時不用時可以像瑞士刀一樣收起來,輕巧不佔空間。的確,這樣的工具組用起來絕對沒有正統工具來的方便,但當你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時,這樣的簡易工具可說是非常好用。

雨具
騎車時另一項壞人興致的,想必就是突如其來的降雨了。特別是像在臺灣這種多雨的氣候,常常說下就下,讓人措手不及。因此,出門在外一定要攜帶的好物之一,就是雨衣。如果是要長途旅行、或是在梅雨季節騎車時,放一組在車上有備無患,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
手電筒
在現今LED科技普遍的情況下,手電筒的體積不但相當輕巧,亮度也非常亮。所以摩托車族的另一項必備工具就是手電筒,萬一在晚上拋錨維修時可以照明,以及在緊急狀況下可以做防身用途,小小一隻帶在身上,需要時會非常實用。

備用手套
「天殺的、小編,你是有幾雙手可以戴啦!?」乍聽之下,多帶一副備用手套似乎顯得有些荒唐,但如果你長時間騎車後手部流汗,多一雙備用手套替換可以讓你的騎乘感受更加舒適。此外,如果你在低溫的寒冬中騎車,備用手套也可以幫助手部保暖。

防曬乳
如果你騎車出遠門,勢必會長時間待在大太陽下,就算全身防摔衣、車靴、手套滿載,但脖子可能會因沒有遮蔽到而曬傷。建議可以隨車攜帶一罐小罐防曬乳,騎車前塗抹一點在皮膚上,防止曬傷。

鏡片清潔液
春夏交際的傍晚時候,騎車最不想遇到的就是迎面而來的蚊蟲大軍、把你的鏡片噴得『血肉模糊』。因此,你可以攜帶一瓶小瓶的鏡片清潔液,搭配柔性擦拭布,在騎車前後徹底將鏡片擦拭乾淨,不但可以確保安全,還能讓你的安全帽常保如新。

胎壓錶
你騎車前會量胎壓嗎?如果沒有,你知道很多摩托車事故或拋錨,都跟車主沒有顧好胎壓有關聯嗎?輪胎是摩托車跟地面最接近的部位,要騎得安全又放心,就應該好好善待輪胎,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隨時注意胎壓。建議可以在車上放一支胎壓錶,隨時注意胎壓;或是可以考慮加裝胎壓偵測器(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,TPMS),更可以隨時監控,確保安全。

透明鏡片
夜間騎乘時,天色昏暗視線不佳,如果你的安全帽有內墨片的設計,建議將你的外鏡片保持透明;在白天時使用內墨片,才不會夜間騎乘時看不清楚。如果你的安全帽沒有內墨片,又或者你堅持要使用變色外鏡片,那你應該要隨車攜帶透明鏡片以供替換;一樣,鏡片在騎車前後都要擦拭乾淨,才能確保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