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摔車記住這五招,讓你走出傷痛
摔車,這名詞聽起來很觸霉頭,但相信有在騎車的各位,或多或少都有遇過。不管是閃躲流浪動物、地上的油漬砂石、還是開車都在看天空跟地上的三寶,最後常常要來個『地板動作』結尾。但不管引起的原因是什麼,總會讓人在中留下一點陰影,有些人甚至難以承受,索性車子賣掉再也不騎車了,把傷痛埋在記憶的最底層。
但是,摔車就已經很痛苦了,輕易放棄摩托車的樂趣不是加倍懲罰自己嗎?事實上,只要試著下面幾個步驟,你就能很快恢復、再次跨上摩托車,享受御風而行的樂趣了!

養精蓄銳
如果你在摔車時有受傷,一定要好好休養,在完全恢復前別急著跳上車。如果像是頭部受傷,甚至是腦震盪,所需要的恢復時間會比你想像的還要久,所以如果你在摔車後常常感到暈眩,一定要先尋求治療。同理,如果你曾發生骨折或傷到軟組織,會讓你的身體變得脆弱,如果再次遇到狀況,身體的承受力可能大不如前,建議在醫生確定你百分之百康復前,還是先做大眾運輸通勤吧!
此外,車輛的恢復也非常重要。如果你的車輛發生轉倒,一定要確保車輛裡裡外外都已經修復完畢,才可以再次上路。否則騎著一台發生事故、又沒完全修復的車輛,很有可能會因為部分零件還處於毀損狀態,讓車輛無法完整運作,倒致二次事故發生。
分析
對每一個摔車過的騎士來講,要再次回想起事故是非常痛苦的,彷彿在傷口上灑鹽一般。其實,在發生事故後,騎士應該花點時間,自己在腦海裡回顧車禍發生的情形,事著找出當下發生什麼問題,又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。可能是有車輛突然衝出、路上的砂石等等,而車禍後又引來什麼問題。當然最重要的,試想以後如何避免類似問題,自己是否有應該改進的地方。
自我反省
發生事故後,我們總會說一句:「如果時光可以倒流,我會…」,但是實是,事故發生是不可逆的。如果你不幸發生車禍,經事故鑑定後你的肇事責任較大,應試著去接納這項判決。但也別太自責,因為如果你曾經發生事故,還能閱讀這一篇文章的話,表示你還活得好好的,還有很多機會。但最重要的是從傷痛中記取教訓,別被同一顆石頭絆倒兩次。
神的旨意
有時候,發生事故的原因真的是不可抗力。例如忽然從路旁衝出的動物,即便你保持速限、全神貫注,但遇到了還是會摔個四腳朝天;然而,過度擔心反而會加速你騎車時的疲勞速度。平心而論,世上沒有百分之百不發生事故的地方,哪怕是封閉的賽道上,也是有可能會有突發狀況,所以要保持平常心,隨時注意周遭狀況,才能降低發生事故的可能。
小心駕駛
誠如上面說的,同一種錯誤,犯兩次是很不應該的,如果發生事故的原因是因為騎士本身缺乏訓練,應該要承擔責任、接受適當的訓練,例如參加安全駕駛訓練課程,或者去賽道接受訓練。如果你因為不常騎車,讓你的技術變鈍了,試著多騎車出門,讓你的感官保持敏銳。
如果你能把發生事故,看做讓你進步的大好機會,那麼最大的收穫,就是能夠再次跨上摩托車、享受兩輪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,還能充實自己,皆大歡喜!
Source: Visor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