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完美進化論 ─ 淺談SUZUKI GSX-R車系進化史(下)
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後,我們以西元2000年做為分水嶺,看到了SUZUKI GSX-R家族的演變過程。而自2000年起,大排氣輛跑車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,GSX-R又是如何演變呢?就讓我們,繼續看下去:

2000年─GSX-R750
時間來到了千禧年,900~1000c.c.排氣量的摩托車成為了百家爭鳴的戰場,其他競爭對手像是KAWASAKI ZX-9R以及YAMAHA YZF-R1都是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,但SUZUKI推出的GSX-R750證明了小排量跑車依舊有其市場所在。其乾燥重只有166公斤,配上141匹馬力的表現,放到18年後的今天來看,依舊相當亮眼。

2001年─GSX-R600
在GSX-R750改款一年後,R600也獲得了升級,不過舉凡懸吊系統等等依舊維持較低階的設定(例:正立式前叉),動力表現為115匹,已經超越了數年前R750的表現了。

2001年─GSX-R1000
至此,公升級跑車可說是各家車廠展現造車實力的最佳舞台,但在以前與750c.c.相比,卻又顯得有點太大。像HONDA FireBlade以及YAMAHA YZF-R1都是以自家早期750c.c.車種為基礎下去開發,而SUZUKI GSX-R1000也不例外。當你看到2001年GSX-R1000時,第一印象就是GSX-R750/R600的複製品,雖說車架相比之下較為粗壯,但是引擎幾乎是沿自R750,且外型設計亦相去不遠。儘管如此,GSX-R1000一上市旋即造成轟動,在僅僅170公斤乾燥重的車身下榨出160匹馬力,可狠狠地把HONDA、YAMAHA跟KAWASAKI甩在後頭。

2003─GSX-R1000
兩年的時間看似短暫,但對金字塔頂端的跑車車種來說,卻是宛如永恆般漫長。因此,原廠在2003年推出了改款,GSX-R1000開始與GSX-R750/R600有所區隔,擁有完全不一樣的車架。馬力小漲到162匹,而車重則再次瘦身到168公斤。

2004─GSX-R750/GSX-R600
這一代的原廠代號為K4,換上了全新車架,不但有效瘦身到163公斤,還讓動力表現更加優異、來到了145匹。而車架與外型依舊與R600共用,對於較難以接受公升級跑車的車迷來說,是較容易接受的甜蜜點。而R600的動力也提升至125匹,也換上了倒立式前叉與輻射式煞車卡鉗。

2005─GSX-R1000
這一代的原廠代號為K5,原廠表示,現行的GSX-S車型用的就是這一代的引擎。這一代引擎從988c.c.提升到999c.c.,馬力則是來到170匹、車重則小幅度瘦身至166公斤。

2006年─GSX-R750/GSX-R600
這一代的R750再次更新了車架、外型以及引擎,使得馬力來到150匹。但最大的亮點在於排氣管完整地隱藏於車體下,讓這一代的外型設計來到了巔峰。雖然規格方面與上一代相比變化不大,車種維持在163公斤,但是這部車可說是徹頭徹尾地更新,至今依舊有許多量產車依舊在路上奔馳著。另一方面,GSX-R600同樣進行了更新,但馬力以及重量依舊維持在125匹馬力以及161公斤。

2007年─GSX-R1000
到這裡你可以注意到一件事,R1000是在奇數年改款、而R750則是在偶數年改款,讓SUZUKI每年都會有新款跑車發表。但與2005年的K5相比,2007年的K7 R1000更動就顯得較小,主要是排氣法規的關係,讓這部車的排氣管體積加大,也讓車重增加至172公斤。但換來的是更佳的動力,來到了185匹。此外,這部車新增許多電控系統,像是騎乘模式可調等等。但總得來說,K7的變化沒有像K5一般震驚車壇。

2008年─GSX-R750/GSX-R600
這一代車型大致上與前一代相同,但在外觀上重新設計,並針對環保法規進行調整、換上更粗大的排氣尾管。而R600的更動亦與R750相同。

2009年─GSX-R1000
這一代的K9 R1000再次徹底重新設計,舉凡引擎、車架以及外觀都是重頭來過,而變速箱採取『堆疊』方式,使得全車車身長度更短。引擎採短衝程、高轉數配置,但馬力峰值與前一代相比並未有明顯進步。而公升級跑車市場也來到了白熱化的階段,K9面臨了HONDA Fireblade、KAWASAKI ZX-10R、YAMAHA YZF-R1,甚至是BMW以及Aprilia等敵人環伺之下,使得這場四缸公升級之戰更加複雜。

2011年─GSX-R750/GSX-R600
這一代車款在引擎配置上,仍與2006年版本一樣。然而即便公升級市場打得火熱,600/750級距仍舊有相當穩定的市場。其148匹馬力也許不是原廠強調的重點,而是大幅度的瘦身。這部車的乾燥重只剩下156公斤,加上更簡潔的車架以及更短小的軸距。此外電控系統也是一大重點,加入了騎乘可調模式。

2012年─GSX-R1000
雖說距離上一代已經超過兩年一次的改款周期到了,但考量到其銷量以及當下的景氣不景氣,讓原廠一直到2012年才推出改款。此次原廠著重於懸吊以及引擎的細部調節,而GSX-R1000也變成公升級跑車裡最容易上手的一部了。

2017年─GSX-R125/R150
你知道嗎?其實早在2009年,SUZUKI就預計要推出入門級的GSX-R車款了,當時網路上瘋傳其設計圖稿,但終究是只聞樓梯響,一直到2017年才正式對外發表。車迷們引頸期盼了八年,得到了一部水冷雙凸輪軸四汽門單缸引擎,輸出馬力為15匹(R125、臺灣販售之R150為19.2匹),而重量則為134公斤,成為125c.c.市場裡最運動化、動力表現最好的車種。

2017年─GSX-R1000
GSX-R1000自初代發表至今八年,在這一年推出原廠代號L7的大改款。這也是R1000首次同步推出兩個等級─一般版R1000以及R1000R版本。兩車皆搭載由MotoGP廠車GSX-RR所下放之全機械式可變汽門正時系統(Variable Valve Timing,VVT),也讓這部車馬力來到199匹的全新領域。車種部分,濕重為201公斤,但也是歷屆GSX-R1000以來動力表現最好的。此外,這部車也加入了多項高科技電控設備,舉凡ABS、巡跡控制系統等等,並換上了高規格SHOWA懸吊系統以及Brembo煞車系統,在在讓這部車顯現不凡等級。
Source:Visor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