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比利時擬研首都禁摩,能解決汙染問題…嗎?
位於歐洲的比利時,其首都布魯塞(Brussel)人口密度達7000人/平方公里,又有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WHO)總部設立於此,可見其人口數量之高。近期,比利時政府表示,正在研議是否該將首都布魯塞爾納入禁止使用摩托車,以降低空氣以及揚塵的汙染。
布魯塞爾環境保護局(Brussels Environment)表示,當局正在進行一項相當詳細的研究指出,將針對明年摩托車所排出的細懸浮微粒、以及溫室氣體量進行圖表量化,一旦完成研究,政府會以此為基準、決定首都內部份區域是否會禁止行駛摩托車。
對此,比利時聯邦汽機車機構(Belgian Federation of Automobile and Cycle)表達強烈不滿,更在當地媒體《最新訊息報》(Het Laatste Nieuws)中表示,政府的作為是『百分百的挑釁』。在《布魯塞爾時報》(The Brussels Times)的一篇報導中,指根據一項來自法國的研究,摩托車比起汽車產生的一氧化碳以及NOx氮氧化物、多出高達11倍以及六倍,因為當地摩托車只須符合Euro4 環保標準即可上路、但汽車須達到Euro6標準方可行駛。然而這樣的說法引發摩托車族的不滿,表示騎乘摩托車事實上不但對環境污染較低,對於壅擠的城市來說也可以降低車流量,且減少塞在車陣中動彈不得所浪費的燃油以及時間。

根據當地法語平面媒體《La Dernière Heure》的一項分析,布魯塞爾的空氣物染中,6%的二氧化碳、0.2%的氮氧化物以及0.4%的懸浮微粒是由摩托車所造成的;比利時聯邦汽機車機構主席Philippe Dehennin受訪時表示:「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很簡單,因為他證明了只要10%的汽車駕駛不要開車、改以摩托車代步,塞車的問題可以減輕多達40%,我們盼望有關單位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摩托車,而不是單單禁止這麼簡單粗暴。歐洲國家的立法機關,應該先針對較多數、或是較容易產生污染的車輛先立下規範,其次才是較小眾的摩托車族群,而且從2020年開始,摩托車也必須符合Euro5法規才可以上路,不應該以此作為禁止的手段。」
Source: Visord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