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BMW碳纖維車架的下一步...是搖臂!?
要說哪間市售車廠可以把碳纖維玩得爐火純青,非藍天白雲的BMW莫屬了,旗下仿賽車HP4 Race就是首次採用碳纖維車架的代表,不但滿足視覺衝擊感、且有效降低車重以換得更佳的動力表現。如今,這家巴伐利亞車廠將碳纖維的應用更推上一層樓,將其應用在後輪搖臂上,再次為摩托車造車工藝寫下新的一頁。

一般來說,車架對摩托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它負責支撐引擎以及操控車輛的騎乘者、同時透過與前叉以及搖臂來連結前後輪作動,而搖臂固定在主車架上或引擎上,同時還背負著支點的角色,再加上後避震的作用,使後輪保持貼地狀態,可以看出搖臂有著相當吃重的角色。覺得很複雜嗎?筆者也這麼覺得,而且這還沒談到細節部分;而BMW也很清楚,與其花費時間鑽研細節、不如嘗試更簡單暴力的方法─換成碳纖維材質。

在一份由BMW發表的專利圖中可以看到,這款全新設計的後搖臂是由碳纖維所打造、且與車架連接的結構部分一樣是採用碳纖維製成,其作用原理與早期汽車採用的葉片式彈簧類似,乃其彈簧於一個軸具有彈性、但在另一軸上則保有剛性,在這樣的情況下,後搖臂裡的碳纖維材質可以垂直彎曲、但無法橫向彎曲,意味著車輛的剛性更好、同時確保後輪能緊密貼地。但即便如此,這樣的設計依舊需要阻尼系統的輔助,否則車輛會毫無控制地彈跳,然而在理論方面,這樣的設計是行得通的。
不過,碳纖維後搖臂的設計,是否都沒有缺點呢?
雖然碳纖維設計的最大好處,就是比傳統設計輕量化不少,但這樣的設計還是有缺點的。首先最重要的,就是碳纖維材質疲勞。要知道碳纖維在長期高強度使用下、材質一樣會逐漸脆化,因此這樣設計的使用壽命就會打上一個大問號;事實上,這樣的問題在汽車賽事上就曾經上演,在2000年中葉的一級方程式賽車中,由前F1賽車手Michael Schumacher駕駛的法拉利賽車,就發生過車頭部件掉落的事件,當時的調查就指向了碳纖維疲勞所釀成的事故。
第二點就是,換上碳纖維後搖臂,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;在賽事中,不管是選手、製造商還是技術團隊,無不追求車輛的最佳操控感,而在換上碳纖維後搖臂後,雖然大幅節省車重,但全車的數據必須重新計算、才能獲得最佳的平衡。從專利圖中可以看到,搭配的應該是類似於S1000RR的車架,如果未來真換上碳纖維後搖臂,相信其他部分也要有所更動去配合,才能達到最完美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