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賽車手,和他的夢想團隊—細數LCR HONDA車隊的25年精彩時刻。
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賽車隊伍是許多騎車人的夢想,但如果能夠登上MotoGP舞台、擁有穩定的資金且具有競爭力,又是個什麼樣的感受呢?2021年的現在,LCR(Lucio Cecchinello Racing)HONDA車隊已經參與GP賽事二十五年,其創辦人正是義大利籍選手Lucio Cecchinello。

這支隊伍從1996年開始比賽125c.c.級距時車隊只有三人、如今隊伍人數多達55人、在各級距都有拿下優異的成績,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擁有24座分站冠軍、84次上頒獎台以及27支杆位;此外,這支車隊也培育出許多當今赫赫有名的選手,包含Casey Stoner、Cal Crutchlow以及Jack Miller等,都曾經為它效力過;今天我們就要來回顧,LCR車隊在賽場上的25年、每一個精彩時刻。
大器晚成

以今天的標準來說,創辦人Cecchinello算是起步較晚的,不同於其他選手都是從小培養,父母要求他完成高中學業,之後回到家中工作,而他第一次下賽道是在1989年的義大利站,隨後在23歲時參加了125c.c.級距的世界錦標賽;在這之後Cecchinello曾在1995年歐洲錦標賽拿下冠軍,原本希望可以藉此『回鍋』世界級賽事,但當時車隊希望更年輕的選手出賽而失之交臂,於是這位年僅26歲的小夥子決定放手一搏、組一隻屬於自己的車隊。
「我把我早些年工作時積攢下來的錢都投了進去,但也說不上很多,在當時我連買比賽車的錢都沒有,還要跟我其中一位技師借來;當時我們的車名叫做Honda Team GP3,由我和兩位技師—Paulo Cordioli和Marco Seda、以及一台廂型車組成。」Cecchinello回憶道。
踏上戰場

在1996到1997年,Cecchinello在125級距拿下許多積分,隨後車隊於1998年簽下亞軍選手上田昇(Noboru Ueda)、並一同下場比賽,而上田不但在開幕戰日本拿下車隊首支杆位,更在二週後的馬來西亞柔佛賽道拿下車隊首冠,而Cecchinello也在之後的馬德里站拿下冠軍。

「當我拿下方格旗時,我感到非常驕傲且激動,感覺全身的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,想著『這真的太不可思議、我竟然做到了』;這可以說是夢想實現,剛開始很多人等著看我的笑話,嘲笑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,或是我根本不可能辦到、技師沒有經驗等等,而事實證明我們車隊非常有競爭力。」隔年,上田在里約站再次拿下冠軍,之後車隊引擎製造商從HONDA改為Aprilia,Cecchinello也在加特隆尼亞站拿下生涯第四座分站冠軍,最後帶著七座冠軍與12座杆位、於2003年退休。
冠軍搖籃

在義大利眼鏡集團Safilo挹注資金後,LCR車隊擴大陣容、於2002年躍升250c.c.級距,並在同年簽下了澳洲籍選手Casey Stoner,開始了雙方的深厚關係;2005年,Stoner將LCR帶到了高峰、選手積分緊追Dani Pedrosa之後,並拿下五座分站冠軍以及五個杆位,當時澳洲小將的表現優異,也讓MotoGP車隊開始注意到這支車隊,甚至YAMAHA一度想要將LCR簽下成為衛星車隊,但在2005年,這支隊伍再次回歸HONDA的行列。Cecchinello回憶道,「當時我必須要搞定車隊、好參加一月底的冬測,我要找齊所有的人員、工具、運輸、材料、車輪以及懸吊,這樣的工作量真叫人難以想像,我必須日以繼夜的工作才做得完。」

所幸努力後的果實是甜美的,Stoner在卡達站第二站力守杆位、以及在土耳其站登上頒獎台,隨後這位『石頭人』於2007年轉戰DUCATI並拿下世界冠軍、以及在2011年披著Repsol HONDA戰袍再次問鼎冠軍寶座,最終於2012年退休,不難看出LCR車隊對他栽培的重要性。「Casey是位非常特別的選手,我們知道他天賦異稟,但沒想到他能這麼快就在MotoGP大放異彩;事實上,他在加盟第一年就曾透露過、自己不會在這裡待太久,想要拿到冠軍然後就退休、回到老家享受生活,如今他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。」Cecchinello這般評論Stoner。
艱難時刻

在Stoner離開後,2007年推出的800c.c.平台讓車隊吃足了苦頭,尤其當時HONDA缺乏極速的問題導致嚴重缺乏競爭力,使得當時的選手Carlos Checa難以擠進積分圈中,進而使得他們的贊助商於電視上的曝光度下降,也讓當時的Cecchinello倍感憂慮;好在後來Randy de Puniet(2008-2010)以及Stefan Bradl(2012-2014)扳回一城,但車隊一直到2015年、Cal Crutchlow的到來才有明顯變化,這位英國籍選手不但多次登上頒獎台、拿下數次杆位,還幫車隊拿下第一個MotoGP冠軍,也是因為他的關係,讓LCR與HRC的關係更甚一步,使得LCR所使用的RCV213V賽車和廠隊使用的是相同規格。
「Marc Marquez和Crutchlow都是為HONDA拼搏的選手,HRC也知道他們可以透過我們車隊來開發賽車,所以加深了和我們的合作;我也和他們保證我們的技術人員、技師以及車隊經理都能對車輛有非常深入的了解。」
攜手合作

Crutchlow的到來讓Cecchinello的夢想終於成真,在2016年捷克站拿下車隊第一座MotoGP冠軍,這天不只是對LCR的勝利,對於當時已經35歲的英國籍選手來說更是人生里程碑;緊接著他火力全開、在菲利浦島站以及隔年阿根廷站也『騎』上頒獎台,將車隊再次帶向高峰,做人直言不諱的Crutchlow在LCR的六年裡,可說是與Cecchinello結下了特殊的情誼。「當我簽下Crutchlow時,曾有來自DUCATI的人告訴我『保重』,但我從未和他發生過任何爭執,雖然有的時候一些討論是必要的,但我們彼此間的合作很順利、從未遇過任何問題。」

Crutchlow清楚地了解身為衛星車隊所追求及需求的,也幫助LCR持續前進;而作為繼Barry Sheene後又一位拿下冠軍的英國籍選手,來自家鄉的支持力量更是不在話下,事實上在每年的英國銀石站,LCR車隊的周邊商品可說是場上能見度最高的;在Crutchlow服役的六年期間,他一共拿下三座冠軍、12次上頒獎台以及兩次杆位。「但這並不代表一切都那麼容易,你知道的,Cal的個性就是今天我要就是要、不要就是不要,從來不會有灰色地帶,但今天需要他的場合—不管是HONDA還是其他贊助商,他一定會在;說真的,能夠和他共事我感到非常開心且驕傲。」
創新思維

如果你曾經注意過,LCR車隊與其他隊伍最大的不同,在於不同賽事裡的贊助商可能會有替換,例如Castrol、GIVI、Red Bull甚至是PLAY BOY,LCR吸引了不少『一次性贊助商』,而這樣的概念正是來自於創辦人Cecchinello,因為他深知自己車隊的影響力遠不如其他大型車隊。

「大會Dorna會在每場比賽更換不同的主贊助商,既然他們可以、那為什麼我們不行?所以我們在每場比賽會選擇不同的主要贊助商,讓它們(贊助商)知道你可以有獨家的曝光度;有了這般概念,你可以選擇贊助商、他們可以選擇想增加曝光度的分站,甚至該分站直接讓他們冠名。」
展望未來

LCR車隊的歷程,印證了小蝦米也能夠有和大鯨魚對抗的一天;在MotoGP裡,Cecchinello要和財力雄厚的大車隊競爭、同時也要面對高額的賽事成本,過去25年一路走來也有相當不錯的成績,值得其他車隊和場上車迷尊敬。「我感到非常驕傲!我想要藉此機會來表達最深的感謝,感謝和我們並肩作戰的每一人,因為我們的成就是那麼的精彩。」
當然,LCR車隊不會就此打住,它們也已經和Dorna簽下新的五年合約,保證到2026年都會出賽。「天啊,到時候我的頭髮都白了。」Cecchinello笑稱,「不過真正讓我白髮的,大部分應該是Crutchlow吧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