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vid Chu
電動世代、不變的美利堅 - Harley-Davidson LiveWire

首先是動力部分,以往在電動車上就是電動馬達與電池這般的簡單關係,但哈雷將這套系統稱為『Renew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』,說穿了就是具水冷電動馬達和15.5千瓦/時的電池配置,並採用時下車款流行的引擎為受力點設計,這般的模組化設計也意味著未來可以有更多車款的延伸性;你可以採用家用插座或是充電站常見的DC直流電快充,後者更只需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完全充飽。電池下方放置的就是那具水冷式永磁同步馬達,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三秒、自100再加速至130公里更只需1.9秒,相信在超車時會十分實用,如果你能控制好右手、再加上煞車操控得宜,原廠宣稱的234公里市區行駛里程並不難達成,且搭配充電站的快充,大約40分鐘就能將電池充到80%、約一小時即可充飽。

身為首家燃油車廠推出的電動摩托車,價格也相當地『有份量』,臺灣貿易商日前公佈了新台幣168萬元的接單價,乍看之下說不上便宜,但後續的養護成本攤平後即可顯示出差異,根據國外經銷商建議,首次保養為1600公里、接下來每8000公里保養一次,其電池組享有五年不限里程保固;不爭的事實是,電動車的售價開始逐漸下探,消費者對其接受度也在慢慢提升,但對於多數使用者來說,還是會比較習慣燃油車的感覺。如果今天進行盲測,你絕對猜不到這部車出自哈雷之手,其水冷電動馬達的表現十分順暢且安靜,騎乘坐姿十分自然、腳跟就坐落在座墊正下方,把手寬度十分寬敞,整體感受就像降坐高的Triumph Speed Triple那樣;但當你油門大開,極速直上時速183公里,此時的你會完全忘記一件事—它是一台電動車、一台來自哈雷的電動車。

一眼看去,LiveWire不只是台極具前衛感的車款,其車身尺碼不禁讓人想到DUCATI Monster—只是軸距長了5mm、車身重了50公斤,雖然這部車在哈雷車系編成裡不是動力最強、騎乘最舒適或是最先進的車款,但在彎道上仍舊有兩把刷子—就像它的兄弟品牌Buell那般;直線騎乘的穩定性沒話說,即便車身離地高不算低,且以往哈雷車款在高速變道時的表現並不是太理想,但這部車的轉向十分乾脆、彎道中的反應也是十分清晰,這都要感謝開發團隊的不懈努力,如果你用力操駕,還是有機會讓這部車『神龍擺尾』起來,其搭載的米其林Scorcher Sport輪胎抓地力相當優異,但在重煞車下還是足以讓ABS系統介入,此時你才會猛然發現其250公斤車重的強烈存在感。

像這樣的電動摩托車,在少了內燃機的運轉聲下其他的聲響就會變得十分明顯,但LiveWire的組裝十分扎實,你不會聽到像是以往哈雷身上、懸吊擠壓還是鏈條打在搖臂上的聲響,且此車採用養護更容易的皮帶傳動,雖然在這部車上你找不到燃油車上的刺激和換檔感受、感受不到引擎的『熱情』、你也沒法在隧道中降檔拉轉,對於這個世代的我們來說,這樣的感受有點難說服人,但也許這是下個世代的騎車人所享受的,就像我們不了解上世紀的蒸汽引擎那般,也許下一代也難以理解我們對燃油引擎的熱愛吧。

但撇開帳面數據,LiveWire給人的作工與騎乘感受,就像你我熟悉的摩托車那樣,事實上從車架結構去看,它是哈雷創立117年以來最傳統的,其四分之一噸的車重只比883 Iron輕了5公斤,騎起來像是BMW R1250R或HONDA CB1100RS那般,但當你動起來,就不會感覺它很笨重,高速變道時雖然還是可以從手把上感受到相當的阻力,但整體其起來就像你我熟知的街車,其搭載的SHOWA懸吊反應扎實,在粗糙路面上的感受有些明顯,但車架的整體控制桿很好,哪怕是你用力加速、車子也不會過分甩動,煞車系統為Brembo輻射卡鉗,煞車力道十分夠力。

與一般燃油車款不同的是,LiveWire的電動車配置讓他少了很多可動部件,再加上德國BOSCH電系的加持,在長久下的使用應該不需過度擔心,原廠也針對電池提供五年不限里程保固,雖然這部車的售價不算便宜,但攤平到後續保養成本,一些地方的花費會比燃油引擎來得便宜一些。

既然都花了這麼多錢買一部電動車,做工以及細節會是一大重點,首先在把手開關上的設計十分粗勇耐用,加上TFT彩色液晶儀表、LED燈系、免鑰匙啟動、12伏特USB Type-C充電接頭以及精緻的塗裝,在在顯示出原廠對這部車的用心,真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,就是前方向燈的線組裸露稍稍扣了點分。此外,還可以搭配『H-D Connect』APP連動手機(訂閱第一年免費)、提醒你最近的充電站或是調整避震設定,同時還可以連動衛星導航系統、以及提醒你下次保養時間;不僅如此,原廠也針對LiveWire推出多項改裝精品,包含碳纖維單座蓋、風鏡、煞車拉桿等配件。

總得來說,哈雷LiveWire從帳面數據上看來感覺很笨重、續航力不佳、馬力跟扭力表現也不理想,但實際體驗後會讓你徹底改觀,這部車的加速感受有如仿賽車一般猛爆、宛如噴射戰鬥機的運轉聲,哪怕是停在原地,其外觀一樣令人感到震懾;當這部車過彎時,表現一點也不『哈雷』,加上優異的組裝品質、舒適且易於上手的騎乘感受,讓你比在仿賽車上更想待久一些,就算是要停下來充電,也只需一個小時即可完全充飽電。的確,LiveWire的售價不便宜、沒有燃油引擎的靈魂,對純粹主義者來說可以找到一千種理由討厭它,但身為你我未來都要面對的電動車,也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堪。

當你騎著這部車馳掣在公路上,很過癮、但也很吃電,充飽電後如果不限制黃金右手,高速可行駛里程不到90公里,如果定速在時速105公里的話,勉強可以到100多公里,如果你是市區和高速混合使用的話,也就在90到100公里間徘徊了,不過LiveWire採用的是CCS(Combined Charging System)組合充電系統的樣式充電頭,只需要一小時多一點就能充滿15.5千瓦/時的電池,但還是建議別把電池榨乾了才在找充電站,還是要保留點。當然,你也可以回到家用家用插頭充電,但經外媒實測從5%到充飽需要耗時近13小時之久,如果你明天還要騎車出門的話,記得時間還是要抓一下。
Source: M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