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David Chu

摩托車載人十大訣竅,你學會了嗎?

已更新:2019年9月2日


騎摩托車時,我們希望可以自己一個人,享受人車一體、貼地飛行的快感,但事實上,騎乘摩托車時後坐載運乘客,除了可以認識新朋友之外,載著家人或是心愛的另一半,可以讓你最重要的人認識到你為什麼這麼愛摩托車。


但你知道,騎摩托車載人也是有眉角的嗎?


如果你沒有任何騎車載運乘客的經驗,請你記得:在載人時務必把自身的『馬路小英雄』習慣收起來,因為你可能以為激烈操駕會宛如孔雀開屏一般打動乘客的心,但事實上你只是把他們嚇個半死,別說以後不敢坐你的車了,對摩托車更是敬謝不敏,這樣做真的是得不償失。


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,騎摩托車載運乘客時要注意的幾個地方,讓你不只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,也讓乘客更信任你。


說清楚

在出發前,先讓乘客了解到待會騎車時會有什麼感受,像是開油門或是煞車時的後座力,會比乘坐汽車時來得大力。讓乘客放輕鬆,乘坐重心保持在座椅的中間,而車輛過彎時身體也要放輕鬆,保持適當的傾角。


安全不該大小眼

很多人會認為,摩托車乘客只是圖個方便,不需要像騎士一樣全副武裝;事實上,乘客也應該要有一定的人身安全配備,至少要有頂大小合宜的安全帽,其他包含防摔衣、手套、車靴、甚至是防摔褲等等,因為乘客的安全和騎士一樣重要。如果你後座要載人,確保兩個人的裝備要接近地齊全,試想,如果騎士全套裝備、乘客卻只有瓜皮帽配上拖鞋,萬一出意外時誰受傷會比較嚴重呢?


預先準備

摩托車後座載人,代表車重勢必會增加,此時騎士應該適時地調整胎壓以及懸吊設定。比方像是增加後避震的預載,或如果是阻尼可調,適時地調整回彈可以大幅降低車輛的不舒適感;如果沒有調整的話,除了乘客坐得不舒服,騎士的轉向反應也會因為後輪承受重量較大而變輕。


姿勢很重要

當車輛在行駛中時,乘客的手擺哪裡其實是非常重要的,很多平常沒有被載習慣的騎士,一旦今天坐上了後坐,就不知道手該擺在哪裡,卻又不想把手伸得老遠、伸到後座握把去。我們建議乘客可以一手握住後把手、一手環抱住騎士的腰部;如果情況不允許的話,雙手環抱騎士腰部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如果車輛有安裝後箱的話,通常都會附帶小靠枕,對乘客來說不只增加舒適度,還能增加安全。


保持暢通

如果預算允許,騎士與乘客的安全帽可以加裝藍芽通訊系統,讓騎乘時以彼此照應,如果發生狀況時,乘客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、做出手勢等動作提醒後方來車;此外、長途騎乘時騎士與乘客保持對話,也可以降低騎士疲勞打瞌睡的情形。


設想周到

通常乘客要跨上摩托車時,騎士會已經上車做好準備,所以讓乘客如何輕鬆地跨上摩托車也是一門學問;建議乘客上車前,騎士先上車,接著放下側柱、讓車輛呈傾斜姿勢,而乘客可以踩著左後乘客踏板、將右腳跨過車身後坐上座位;此時,前方的騎士記得將自己的重心向右傾,因為此時乘客的重心皆為靠左,一不小心可能會倒車。


謹慎控車

一旦你的後座有載人,要採取保守而非激進的騎乘方式;建議騎士可以以摩托車本身的角度去思考,一旦今天載了乘客,車輛的重心就會變得向後,而且乘客不像騎士有手把可以握住、更無法預測騎士的騎乘習慣,所以摩托車載人時建議採用高檔位,這樣可以降低低檔位加油門時、車輛因扭力過大產生的拉扯感而使乘客不舒適。


溫柔換檔

現今許多新款摩托車都配有滑動式離合器,善用這項配備,可以降低換檔時離合器的接合所造成的車輛拉扯感;當然,也有部分騎士提倡無離合式換檔,但細節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。


小心煞車

騎摩托車雙載時的一大忌諱,就是當騎士煞車過度時,乘客因慣性而撞上前方騎士的安全帽。要知道,一旦今天後座有載人,一個乘客的重量壓在後輪上,代表後煞車會更加有力,騎士要做到的就是煞車時要更小心;此時可以多加利用後煞車,前後比大約是60/40、甚至是50/50,相較於單人騎乘的前75後25比例。


為乘客著想

如同前面不斷提到的,今天騎車後面有載人時,應該要保持平穩的騎乘風格,而且要比平常單人騎乘時更加注意周遭狀況;減速時,善用後煞車以減輕慣性的不舒服感,別忘了,你能夠控制車輛,但你的後座乘客並沒辦法,平順的騎乘風格可以降低乘客的心理壓力。


關心你的後座

我們都知道,不管開車騎車,如果有載行李,應該要隨時注意有沒有綑綁好,避免掉落成為『馬路凶器』;同理可得,我們也要注意乘客的狀況,有沒有綑綁…咳咳,我是說,覺得不舒服的地方。在乘客坐上車的20分鐘內,讓乘客去習慣乘坐感受,接著如果情況允許,找個安全的地方暫停、詢問騎士的乘坐感覺是否舒適,並適時調整。


你以為就這樣了嗎?

當你到達目的地,記得讓乘客以背對的方式下車;此時先讓車輛以側柱停靠,騎士一樣把自己的重心右移,因為此時乘客下車時是以左腳踩處乘客踏桿為支點、將右腳跨過車輛,乘客的重心會集中在左側。如果情況允許,試著詢問乘客一路下來的乘坐感覺如何;這些回饋看似沒什麼,但對於提升你騎摩托車載乘客的舒適度也有很大的影響。


Source:MCN

11,985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